
4月26日,我校交院技术集团科技成果评价会在郑顺利召开,河南省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交院技术集团牵头完成的《多维度荷载耦合下软弱土路基灾变理论与防控关键技术》《长大桥梁桥面系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两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会议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担任组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原副校长解伟教授担任副组长。校长刘志伟、副校长龚全武、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副处长谢琳出席会议。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
会上,刘志伟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与会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刘志伟指出,近日,《多维度荷载耦合下软弱土工程特性及路基灾害防控技术》荣获了“2021年度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还被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名为“2022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之前,《长大桥梁桥面系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入选了“2018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都是我省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和交通强省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创新成果。在高质量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此次会议,意义重大,希望项目组成员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谢琳代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河南是交通大省,目前正在全面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成果评价的两个项目均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对发展绿色交通及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会上,两个项目课题组成员王钰珂、张普分别对《多维度荷载耦合下软弱土路基灾变理论与防控关键技术》和《长大桥梁桥面系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成果汇报,评价专家组专家现场就成果评价意见进行质询和讨论。最终,经评价专家组鉴定,交院技术集团牵头研发的两项科技成果《多维度荷载耦合下软弱土路基灾变理论与防控关键技术》《长大桥梁桥面系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均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继《超大力值多功能力学试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被认定为“国际领先”之后,交院技术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学校以校属单位交院技术集团为依托,着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多样化协同育人”发展模式,鼓励教师们主动投入到科研当中,深入开展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多项阶段性创新成果。下一步,我校将继续以绿色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10多个科研平台为依托,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成果转化落地,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